close

商業戰場競爭激烈,不管是銀行還是便利商店都在談數位轉型、通路轉型,既然兩者都得要轉型,那麼如果把銀行、便利商店兩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,卻又對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的服務產業,結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樣子?

台新銀、全家強強聯手,力拼產業領先地位

國內首家「銀行結合便利商店」的科技金融實驗複合店今(15)日正式開幕,位在台北市中山北路的銀行營業部切割出30坪空間,變成便利商店門市,從銀行內部就能走到便利商店,並在便利商店內引進數種數位金融服務,兩者僅僅隔著一道牆,未來待法規鬆綁後,兩者更有機會打通成為環狀動線空間,進一步貼近民眾的食衣住行。

這間由台新銀行和全家便利商店聯手打造的金融複合店,對兩強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合作,包括台新銀行ATM於2000年首度進駐全家便利商店,2009年全家開放獨刷台新的實體信用卡,2017年全家最先開通Apple Pay付款,並且限綁定台新信用卡,雙方密切合作已長達近20年,此次再度攜手嘗試新模式,為中型金控、超商二哥聯手以創新模式挑戰市場領先者的地位。

金融科技複合店內可以用手機體驗虛擬商店服務,掃碼後可在線上商店購買 (攝影/黃威彬)

走進這間金融複合店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櫃台旁多了一台自助結帳機,使用悠遊卡或My FamiPay的消費者不用再排隊等店員結帳,自己刷商品條碼,接著感應付款即可。其他金融服務還有延伸銀行營業時間的VTM視訊櫃台,從早上8點至晚上10點提供服務,沒有辦法趕在下午3點半到銀行的上班族,都可以自助用機台開戶,碰到問題也能透過視訊諮詢遠端櫃員。

許多民間企業也因為網路世代改變了組織型態,因為科技和網際網路的出現,節省了不少人力資源,不需要帶多的部分還有人工作業便可完成,達到整個企業組織最大的效率。例如店家將商品條碼編號,寫入結帳跟庫存管理系統,這樣可以隨時知道物品倉儲的存貨,也更好因應突如其來的消費力,更好管控進出貨,也方便比對熱門商品&冷門商品的變化,節省了不少人力資源。不過即使有科技的幫助,其實對於科技還是有些許的不信任,有一部份商家會擔心全部交由機器所造成的不良,萬一處理不當,那影響的層面就更大了。像是如果程式出錯,誤把品項的數量從相加便成相乘,那要做修復可是難上加難,因此在3C科技產品的技術上要更加心細,除了要多注意細節外,也要多次檢核檢測,讓整個流程或是產品的使用跑過幾次去確認,如此一來才能放下心,但有些情況則是無法避免的意外,例如硬碟的損壞,我們常常不知道是何時情況會發生,除了平日多加備份預防外,如果真的損毀,也就只能請求硬碟救援了。

除此之外,透過商圈研究得知中山商圈店家的外幣需求量大,複合店內也設置外幣提款機和零錢存款機,店家若有換匯或硬幣存款需求,24小時都可以自行操作提取人民幣、美金和日圓,至於零錢存款機還可以用來繳交信用卡費並且找零。

新服務成敗只有一瞬間,資料救援資料救援何轉型各個產業都在試

而複合店的最大亮點,還有人臉辨識系統,未來消費者只要加入會員、臉部建檔,以及綁定信用卡和帳戶後,不用再帶現金、信用卡、手機,掃一掃臉就能付款。不過,礙於現行法規限制,目前這個功能還沒有辦法正式開通,複合店只能先開放民眾體驗掃臉送咖啡的活動,算是提前暖身。

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表示,科技創新讓許多消費行為不一樣了,如何給消費者滿足點也不一樣了,這是所有產業都要面對的課題,應用新的科技,讓消費者有新的體驗。人臉辨識支付雖然還沒有辦法正式上線,但現在的行銷測試活動,也是為了累積更多會員數,有助於未來更貼切的消費者體驗。

「客戶行為改變是一瞬間的,」台新銀行總經理尚瑞強則如此觀察,「體驗」這個問題一直是銀行最大的痛,因為年輕人的興趣很容易被帶起,但是一旦使用者的經驗不好,他們也是立刻轉頭離開,因此許多實硬碟救援驗性的新服務,銀行事實上都在布局前置作業,並且不斷研究當中,等到哪天法令一開放,才能立刻上線接軌。

這次強強聯手找尋新活路,尚瑞強強調,假設此次實驗成效不錯,也會考慮在北、中、南三區都有合作的店面,除此之外,目前台新銀行分行和全家便利商店也會有一整合的合作正在規劃,順利的話明年第一季就能看到新模式再釋出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黃雅惠 的頭像
    黃雅惠

    黃雅惠的Blog

    黃雅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